在跟日本人的交往中,我觉得从四十代到十代都毫无障碍。昨天竟然跟一个十代的中学生聊上了。聊着聊着的时候,我比较喜欢被对方问及“你在中国生活?”

可能在日本人的眼中,语法的破绽越缩越窄才会让对方感到未必在中国生活这种感觉吧。然后几乎每一个第一次交谈的日本人都会问我是否有在日本生活的经历。

虽然现在说已经没有人相信了,我感兴趣的事物很多,日语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也因为是自学的缘故,花的时间也不算特别多。

我回答她是广东人,或者能引起更多话题也说不定,毕竟广东料理很有名。但对方说“不知道”。但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对方补充,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勉强不足”,意思就是自己知识不够丰富,在日语里,“勉强”是指自我学习的意思。

对外国的东西不了解差不稀奇。另外或者在认知里面,凌晨十二点还在玩手游的中学生未必是那种品学兼优的学生,但谈吐说话还是让人感到非常有品。

但我感到很神奇,我认识的日本人都相当有品,结果也成为了关系很好的朋友。反而关系理应上不错的基督徒,小学同学之类却撕破了脸皮。但这类基督徒不是埋怨同袍的不配合,就是抱怨自己的圣经学生不长进,而小学同学则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婆,所以问题嘛,私以为,并不在我这一边。

0コメント

  • 1000 / 1000